在买烟这件事上,你到底是消费降级了还是更理性了?

2025-07-04 香烟资讯 5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过去几年,高价烟市场一度繁荣,尤其是在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场景中,高价烟不仅是消费品,更是一种身份象征。然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预期减弱,以及国家控烟政策的收紧,高价烟的市场需求受到明显抑制。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部分高端卷烟品牌的销量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中低端卷烟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甚至有所提升。普遍观点认为,这是消费者因收入预期下降而减少非必要支出的结果。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深入分析市场数据与消费行为后可以发现,高价烟的销售困境并非简单的“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者更加理性,不再盲目为品牌溢价买单,而是更倾向于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并愿意为差异化价值支付高价。

从“符号消费”到“价值消费”的转变

在过去,高价卷烟不仅是消费品,更是一种社交货币和身份象征。在商务宴请、礼品往来等场景中,高端香烟的品牌溢价往往被接受,甚至被视为“硬通货”。然而,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崛起,消费者对高价烟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高端烟消费者中,因“品牌溢价”买单的比例下降了27%,而关注“口感适配度”和“健康减害技术”的消费者增长了18%。这说明,消费者仍然愿意为高品质支付溢价,但前提是产品必须提供可感知的差异化价值,而非仅仅依赖品牌光环。

分层消费的“剪刀差”现象

经济下行并未导致所有高价消费品遇冷,而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高收入群体维持消费,但转向更经济的采购方式。部分高净值消费者仍然保持高价烟消费习惯,但更倾向于通过免税渠道、会员制私域销售或整条采购来降低成本。

中产消费者转向“轻奢型”中端产品。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中产消费者,他们并未完全放弃高端烟,而是转向40-60元档的“轻奢型”产品。这类产品通常通过技术创新(如低焦油)或文化叙事(如地域限定款、联名款)来维持溢价能力。

这种“剪刀差”现象表明,消费者并非单纯减少高价烟消费,而是更精准地匹配自身需求与支付意愿。

健康意识重构高价烟的溢价逻辑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态度也在变化。《2024中国成年烟民行为白皮书》显示,61%的消费者愿意为“降焦减害”技术支付30%以上的溢价。这意味着,单纯依靠包装奢华、品牌历史的高价烟正在失去市场,而具备减害属性的产品则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高价烟市场的“泡沫挤出”与理性回归

高价烟的遇冷,不能简单归因于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他们仍然愿意为高品质、高体验的产品支付溢价,但不再盲目接受“高价即高端”的传统逻辑。未来,能够存活并增长的高价烟品牌必须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技术可视性:如可感知的降害效果、独特的口感体验。

场景不可替代性:如高端社交、礼品市场的刚需属性。

情感连接度:如地域文化认同、限量款带来的收藏价值。

这场调整本质上是市场从“价格博弈”向“价值对话”的升级。只有真正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差异化价值的高价烟品牌,才能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保持竞争力。

对烟草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真正回归产品价值,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高价烟市场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变化无疑是积极的——市场正在从“为面子买单”转向“为品质买单”,这才是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方向。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zhudujitangfan.com/article/47435.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炎炎夏日,实体店如何挖掘经营商机?

进入7月,对实体店铺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季节。酷暑影响人们的购物心情,持续的高温和闷湿潮热的天气,让顾客不愿出门,店铺里面空空荡...

香烟资讯 2025-07-04 96 0

握指成拳 破局求变

协助破获1起涉“上头电子烟”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8起重大案件获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表扬,查获假私烟实物同比增长3倍以上,专卖条线综合...

香烟资讯 2025-07-04 1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