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丰卷烟厂制丝车间技师汪国锋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他始终践行这句朴素信念,从一名普通挡车工干起,在岗位上深耕不辍、精进技艺,用30余年的坚守与付出,书写了一线技能人才的成长答卷。
潜心钻研练硬功
1992年7月,18岁的汪国锋考入广丰卷烟厂制丝车间,成为一名挡车学徒工。面对复杂的卷烟制造设备,他暗暗下定决心,要练就过硬本领,像师傅一样熟练操控机器。
工作中,汪国锋格外珍惜学习机会,脏活累活抢着干,以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与韧劲钻研技术。真空回潮机操作难度大,需技艺娴熟才能独立操作设备,在师傅的手把手教导下,他不仅快速掌握了操作要领,还主动琢磨起设备优化方法。为让蒸汽管、水管和空压管的运行参数精准匹配生产标准,他对照设备资料反复尝试、不断摸索,很快就在真空回潮机管控上独当一面,成为一名优秀的操作工。
因工作认真、表现突出,3年后,汪国锋成为制梗丝线上切梗丝机设备的操作工。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精准调试设备参数;遇到设备故障,便虚心向维修师傅请教,仅用2个月就弄懂了机器原理、掌握了基本维保技巧,并能够独立处理常见问题。每次生产结束后,他总会对设备进行深度维保,仔细清理内部积灰和污渍,这份细心呵护让切梗丝机极少出现大故障,梗丝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
2000年,汪国锋调岗担任SQ31X型切丝机操作工。他深知切丝工序的关键作用,工作中紧盯切丝刀这一核心部件,每次开机前都细心打磨刀口、调整刀距,确保烟丝宽度符合标准。2001年,因工作表现突出,他被选拔到维修岗位,这一干就是20余年。
随着制丝设备不断升级换代,汪国锋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利用工作之余研究厚厚的技术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融合。2017年夏天的一天中午,SQ316曲刃水平滚刀式切梗丝机切梗精度不达标,导致工艺偏差。他顾不上吃午饭,在车间反复查看设备异常。在排除了压缩空气压力、刀门压力等常见问题后,汪国锋发现是刀门紧固螺丝松动导致的。但紧固螺丝后问题仍反复出现,汪国锋冷静下来,对照图纸逐一排查,结合设备原理反复思考,最终通过改造落料口、调整刀门间隙,成功排除故障,保障了当天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履职尽责传帮带
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同时,汪国锋始终牢记责任,主动扛起传帮带重任,带动团队共同进步。
设备抢修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凭借对设备构造、原理、性能的深入理解,总结出一套独到的故障排除方法并分享给同事,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多次获得江西中烟“五星共产党员”、上饶市广丰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易地技改期间,汪国锋主动请缨,做好生产保障与新设备学习对接工作。他积极向设备厂家技术员请教,认真学习设备原理,提出的一些见解得到了对方的充分肯定。他和同事通过“啄木鸟”式排查发现并整改隐患20余项,为新设备正常运行打牢了基础。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汪国锋被聘为技能鉴定考评员。之后,他更是倾尽全力培养青年人才。他将多年维修经验梳理总结,耐心开展实操培训,辅导的学员技能鉴定通过率接近100%。此外,他还牵头车间多项技术创新工作,主导的多个QC成果、创新课题获省级奖项,用实际行动助力车间技术水平提升。
30余载匠心不改,汪国锋以专注执着追求技艺精进,以责任担当托举人才成长,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