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打码贴标、扫码读数作业量减少70%以上,梳理重构流程350余个, “AI+数字员工”“AI+质量检测”“AI+维修案例库”等应用场景落地,3家卷烟厂均获评“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近年来,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烟”)积极作为,主动求变,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努力绘就企业现代化发展新图景。

(江苏中烟智能场景应用)
锚定目标,谋划转型蓝图
“数字化转型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实际需要,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先要做好科学规划,才能更好展开后续工作。”江苏中烟企业管理部负责人高云飞说。
江苏中烟深入剖析行业趋势与自身短板后,以“两化融合”为指导,以“自感知、自分析、自执行、自优化”的智能制造“四自”要求为目标,聚焦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保障等核心业务和供应链整体协同,突出数字赋能,制定了“1252”数字化转型体系,即一个专有云平台基础设施,业务、数据两个中台,营销、研发、生产、供应链、综合管理五大转型领域,数据治理体系、网络安全体系两个保障体系。

(江苏中烟智能集控中心用数据驱动业务流程)
迎难而上,筑牢转型根基
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针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驱动意识不强、系统壁垒未消除、数据决策支持作用不明显、信息系统建设周期慢等问题,江苏中烟从优化体制机制、强化数据思维、搭建数字底座等方面入手,迎难而上补短板,筑牢转型根基。
在优化体制机制上,江苏中烟成立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凝聚专业小组、评审专家及咨询单位等多方合力,做好顶层设计、管理评审、实施质量评估等各关键环节工作。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1+N”(数据治理总纲+N个配套数据管理细则)管理体系,为数据的“聚、通、用”提供统一规范。在强化数据思维上,分两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下发专业书籍,引导员工转变观念、提升能力,营造全员参与数字化转型的文化氛围。在搭建数字底座上,充分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搭建满足公司级中台化服务、厂级边缘计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业务交互、资源共享。

(江苏中烟维修工运用AI眼镜开展设备维修工作)
成效渐显,交出转型答卷
在江苏中烟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渐显,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经过对1755个业务实体对象、27.84TB业务数据进行治理,江苏中烟实现企业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互通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10余个主题分析模型,为品牌培育、产品投放和活动策划提供精准支撑;建立研发数据库、质量规则库与科研数据库,全面梳理并重构流程350余个,实现从需求输入到产品上线的全过程信息化、标准化管控;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探索落地了“AI+数字员工”“AI+质量检测”“AI+维修案例库”等应用场景。
目前,江苏中烟下属3家卷烟厂及南通烟滤嘴公司均获评“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徐州卷烟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到三级、获评行业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南京卷烟厂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5G工厂名录”。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迭代、不断进化的过程,江苏中烟将以坚定的决心克服困难,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浪潮,实现可持续发展。”江苏中烟数字化转型负责人许建说。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